在广袤的新疆戈壁滩上,晨光刚刚穿透化工厂林立的管廊,一个身着蓝色工装的身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检工作。她时而驻足查看生产记录,时而俯身倾听设备声响,时而踮脚检查仪表参数。她就是刚刚荣获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”称号的新疆宜化氯碱分厂氯氢处理主操马同霞,一位用13年光阴在化工一线谱写劳动者赞歌的女中豪杰。
2011年10月,刚从学校毕业的马同霞从甘肃老家来到新疆宜化。面对戈壁滩上艰苦的工作环境,这个看似柔弱的西北姑娘没有退缩。“既然选择了化工这一行,就要干出个样子来。”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初入化工生产车间,马同霞心中满是好奇与期待。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工艺流程,她珍惜每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,深入钻研工艺流程,对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管道,甚至每一个阀门都详细地记录下来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通过自己多年来锲而不舍的勤奋拼搏,她从一个青涩的新手逐步成长为分厂的骨干,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。2024年8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,中控室显示屏上所有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,但马同霞却站在轰鸣的氢气压缩机前久久未动。“声音不对劲!”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,她果断拍下急停按钮。事后检查发现,关键部位的连接螺栓已经松动,随时可能脱落。“再晚发现几分钟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分厂厂长在事后分析会上这样评价。“在我们这个行业,设备就是我们的亲密伙伴,要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每台设备。”马同霞说道。正是这种执着和信念,让她成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中流砥柱。翻开她那本已经泛黄的记录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近百个操作要点和故障处理方法,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,马同霞熟练掌握了氯压机、氢压机、合成炉等岗位的操作技术,面对异常工况时,她犹如一台超级计算机,很快就能找到最合适的应对方法并进行处置,连续13年实现操作零失误。在新疆宜化,马同霞是分厂公认的“技术大拿”,她整理的“氯氢处理操作百问”已成为氯氢岗位上的知识宝典,翻开这本手写笔记,内容全面、言简意赅,既有“三查四对”的操作口诀,又有手绘的管线“藏宝图”。如今,这本“宝典”成为了岗位培训新人的参考教材,为分厂培养技术骨干增添了新路径。“安全生产没有试错的机会,所以平时训练必须严格。”这位严师带徒有套“笨办法”,把徒弟们拉到现场模拟异常工况,要求他们先口述操作步骤再动手,她考核时连扳手拧几圈都要计较。徒弟们抱怨的背后,是马同霞带出的十几个技术能手、零操作事故的骄人纪录。“我会继续坚守在这里,因为这里需要我,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。”面对未来,马同霞的目光坚定而从容。夕阳西下,戈壁的风掠过管廊,马同霞的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挺拔,这位扎根戈壁的化工人,用最美的青春年华诠释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。